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城市规划
主办:中国城市规划学会
主管: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
ISSN:1002-1329
CN:11-2378/TU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1.591255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1992版);北大核心期刊(1996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7-2018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9-2020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0-2002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4-2005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6-2007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8-200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0-2011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2-201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4-2016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7-201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9-2020);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;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;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建筑科学与工程
期刊热词:
规划研究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擦亮绿色名片!昆明市出台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

来源:城市规划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27 18:20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会议现场 《规划》的出台,将进一步推进昆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,科学谋划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,切实发挥战略性、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。 云南网记者 王琼梅 实习生

会议现场

  《规划》的出台,将进一步推进昆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,科学谋划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,切实发挥战略性、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。

  云南网记者 王琼梅 实习生 赵婧

  此外,《规划》从全面推动绿色转型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、统筹环境治理等6个方面制定主要任务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,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;依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体系,建立协同推进机制,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分区管控机制,共同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环境改善;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,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,激励与约束并举,形成政府、企业、公众共治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。昆明市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,注重环保项目建设,在任务部分对重点任务进行逐项分解,确保《规划》可量化、可考核。

  近日,昆明市正式印发《昆明市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将通过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,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,力促绿色成为昆明高质量发展的动人底色。9月26日,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新闻通报会,对《规划》进行解读。

  与此同时,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难度较大,面临着全市资源能源高消耗、污染排放高强度、产出和效益低下,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不足,部分区域自然生态比较脆弱,生态安全形势严峻,滇池水质保持稳定存在压力,臭氧污染等问题。

  “十三五”时期,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%及以上,2018—2020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保持前五名,纳入国考(省考)的25个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,达标率从2015年的80%提升至100%。滇池全湖水质从劣V类好转为Ⅳ类,实现了近30年来最好水质,阳宗海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,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保护治理进一步加强,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,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明显增强,为“十四五”时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谱写好美丽中国的昆明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《规划》从“生态安全格局、环境质量改善、污染物总量减排、环境治理能力和绿色低碳”5个方面确定昆明市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21个分项指标。包括“十四五”期间,确保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不低于81.5%,滇池草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、外海水质达到IV类(COD≤40mg/L),阳宗海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,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,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.1%以上,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%以上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%。到2025年,实现全市产业低碳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改善,自然生态安全格局和山水相融的城乡生态体系不断完善,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。

文章来源:《城市规划》 网址: http://www.csgh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7/1018.html

上一篇:“一二三四六十”体系!青岛发布打造“六个城
下一篇:城市建设、规划专家热聊回天“城”长 首个“绿